David Porter: 用拉丁语向学生展示世界文化图景




1015日,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成员、《外国语言与文化》编辑部外籍编辑大卫·安德鲁·波特(David Andrew Porter)教授在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的第二期拉丁语课程正式开始。这门课程是自2020年起,在中心和编辑部的支持和策划下,由波特教授义务为外院学生讲授的。


拉丁语在西方社会影响深远,但国内学界掌握或熟悉它的人有限。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学习者尽快获得阅读拉丁语原版资料的能力,提升国际学术交流水平,鼓励真正的多语言、跨学科研究的开展。课程开设后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在第一年的初级课程过后,今年的第二期课程既包含去年基础上的进阶课程,也对今年加入的学习者重设了入门课程。


课程主讲人波特教授在剑桥大学取得文学博士学位,于上海交大完成博士后学习,其研究领域包括中世纪末和近代早期英国与法国文学,中世纪和新拉丁文学,比较文学以及翻译等。他来自多语言家庭,对语言有着天生热情,在多语生活环境和后天学习中培养了敏锐的语言洞察力。通过开设拉丁语系列课程,波特教授将自己对语言研究的热情充分传达给了每一位参与学习的学友们。在此,我们特别对波特教授和几位拉丁语课学友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 你接触到拉丁语文学的契机是什么?

波特教授:孩童时期,我有一本天文科普书中印有希腊字母表。我一直喜欢学语言、读故事,但不知为什么,就是那本书启发了我。我询问母亲自己是否可以学习古希腊语,于是,她教了我第一个拉丁名词,“agricola”的格变化。后来,我叔叔在拉丁语语法学习上帮助了我。我享受拉丁语学习,因此一直学到现在。


– 你认为拉丁文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波特教授:拉丁语让我们能够阅读贺拉斯、维吉尔、奥古斯丁或斯宾诺莎的文字;了解拉丁语,便可以由此近距离接触到两千多年来的文学作品,从许多著名的“正典”作家,到成千上万的不那么著名但却很有趣的作家们。另外,用乔尔·埃利亚斯·斯宾格恩的话来说:“我们不是在学习语言,而是在学习如何用语言进行创作。”用拉丁语写作(尤其是诗歌)是很有趣的,它将个人创作与从普劳图斯到沃尔特·兰多·萨维奇等作家所用的悠久的写作和思考传统相连,并给人提供了一种创造性自我表达的媒介。我还碰巧收集古书,由于拉丁语古书通常比白话书便宜,所以更易于找到古代珍本来阅读,当然,复古藏本还能美化自己的书架。


参加拉丁语课程的学友们也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饶同学大卫是一位知识渊博,饱含热情的老师。他在带领我们在学习拉丁语的同时感受不同语言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文化交流,其中,拉丁语诗歌的形式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作为语言学专业学生,拉丁语课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罗同学:除了英语,我曾有浅入西班牙语、德语和法语学习的经历,之前只觉这些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除了了解表层的历史缘由,没有更进一步的思考。那时,自己对欧洲的背景仅有一些抽象的了解,例如历史脉络、语族语系、文明更替,但也未曾想到深入具体的研究。拉丁语课引导我关联思考这些问题,大卫老师学识渊博,在课上总能由拉丁语的一言一话连接到其他相关文明,很多举例令人醍醐灌顶。

马同学:大卫老师表述清晰,上课带我们一起阅读诗歌,分享古罗马文化和先哲们的思想魅力。我注意到参与课程的不止师大外院的同学,还有历史与人类文化研究所、中南外院的同学!


可见,波特教授不仅是教学拉丁语的词汇、语法和文学文本,亦在此过程中连接其他欧洲各时期的语言,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受古罗马影响塑造而成的广阔的世界文化图景。他认为了解文化的源头,并将其与语言文学从超越二维的角度联系起来是至关重要的。

明年,拉丁语课程将正式登陆湖师大的选修课系列,让更多对古罗马文化、宗教、欧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感兴趣的学友们有机会一同学习、交流。


(罗安怡/ 马妮娅/审校)


上一条:第四届“外国语言与文化”线上工作坊成功举行 下一条: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参加亚历山大·冯·洪堡故居博物馆纪念大会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

版权所有:湖南师范大学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