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二元彼岸的氛围美学”主题讲座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026日晚19:00在腾龙楼515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二元彼岸的氛围美学”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的谢敏敏老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炳钧教授作为主讲人。王炳钧教授是中国德语文学界的杰出学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并且是《德语学习》与《德语学习学术版》的主编,以及《北大德国研究》的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德语文学及文学理论、文化学。他的学术成就丰富,发表了包括《歌德的小说1954年以来在德国的接受史》、《文学与认识——高级德语文学教程》、《经验与贫乏:瓦尔特本雅明美学文集》(译著)在内的多部专著和数十篇学术论文。外国语学院的任海燕教授、谢敏敏博士、阳凌艺博士、夏开伟博士以及众多本硕博学生积极参与了此次学术盛宴。

讲座中,王炳钧教授深入探讨了氛围美学的发展历程,从60—70年代的解构主义,到80年代的环保意识和自然关注,再到90年代对物的观察和去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以及对主体性的质疑和进步观、发展观的反思。王教授提出,现代性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反面,例如汽车的普及导致了交通堵塞,这实际上是自掘坟墓的行为。

王教授还讨论了物质性的问题,并探索了在二元的彼岸寻找另一种可能的重要性。他特别提到了德国90年代的氛围作为新现象的核心地位,以及史密斯和波莫的气氛美学对这一领域的贡献。

在讲座中,王教授还涉及了意大利的主客二元思维模式的扬弃,以及从美学、文学艺术的角度人为地生成氛围。他解释了氛围概念的基本定义,并探讨了atmosphereStimmung(声音、音乐)两个概念之间的难以界定的关系。

王教授强调,诗歌不是认识概念,而是表现,它通过身体在场的感觉到存在,这种存在就是氛围。他以歌德诗歌中的“雾光”为例,提到氛围是不可看见的、无物质的形体,但可以通过感受进行感知。他进一步阐述了主体的消解和对主体界限的开放,以及只有“我”在场才能感受的氛围。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王教授探讨了美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主体感受的关系。他提到了上帝的全能在场、感伤、对精神导向的寻找,以及文字媒介如何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还讨论了心灵的感受、对情感、主体、主观的强调,以及主体与自然的关系。

王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从1718世纪受关注的概念,到现代美学和当代氛围美学的深入分析。他的讲座不仅为在场的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氛围美学的机会,也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术氛围增添了浓厚的一笔。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术领域的深厚底蕴,也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以促进学术界的发展和交流。


上一条:帕特里夏·格沃兹博士为我院师生做拉美女性文学主题学术讲座 下一条:新书《青山与渔人:当代中国文化批评》发布会即将在巴西举行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

版权所有:湖南师范大学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